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回复: 0

作者兼编辑:“互联网档案馆为知识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秩序和持久性”

[复制链接]

1

主题

0

回帖

5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5
发表于 2025-11-4 14:4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21世纪,成为一名作家意味着要面对两种相互矛盾的担忧:害怕作品被窃取,也害怕作品遗失。这些担忧既反映了我们生活在信息空前丰富又空前匮乏的时代背景下的现实,也体现了信息获取的空前匮乏。我们的知识和作品被卷入快速且难以预测的创造、传播和毁灭的循环之中;就在我坐下来写下这些想法的时候,我发现自己一年来的作品突然因为证书过期而无法在互联网上阅读。

但我仍然可以在互联网档案馆找到它。在信息爆炸的浪潮中,互联网档案馆为知识带 电话营销数据 来了一丝秩序和永恒。即使文章的正常流通寿命——甚至整个出版物的生命周期——互联网档案馆依然能够保存并维护它们。令人惊讶的是,无论从逻辑上还是概念上,要记住2008年是什么样子都异常困难,更不用说1998年了,但奇迹般地,证据依然存在。如果这不能算是获得永生,至少也意味着你不再被埋葬在无名乱葬岗里了。





这正是图书馆一直以来所做的工作。在书库深处,你可以从书架上取下一本二十年来无人借阅的书。你也可以通过转动缩微胶片,以半实体或半虚拟的方式翻阅一份早已消失的报纸。当我成为一名作家后,最令我兴奋的事情之一,就是听到有人说他们所在城市的普通公共图书馆里收藏了我的书——这种兴奋与得知有人花钱买书放在家里书架上的那种普通喜悦截然不同。在图书馆里,任何人都可以阅读我的书。

因此,我很高兴能参与开放图书馆项目,将自己的作品收录到一本可供数字借阅的文集中。我深切地理解——这种理解源于我内心深处对未来生活捉襟见肘、日后如何偿还房贷和维持生计的担忧——开放图书馆对作家而言听起来有多么令人不安。我能感受到这种不安:我们本就收入微薄的作品可能会被免费传播,贪婪而冷漠的盗版文化或许也会将我们吞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携帯版|小黒屋|Quetzal Audio

GMT+8, 2025-11-19 23:53 , Processed in 0.04476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